近两年,国内很多游乐园和科普场馆相继推出3D、4D动画,一些4D小影院也在大城市里随之兴起。但是,观众口碑良好的国产佳作难觅。反之,国外3D动画大片却是一部接一部,而且几乎每部都带来高额的票房收入。
这种巨大落差的背后,制作技术到底扮演了何种角色?中国3D动画的发展路在何方?近日,记者就国内外3D动画制作技术的差异问题采访了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之益。
归根结底是工程体系问题
张之益介绍说,其实3D影片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近年来,CG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一切信息可视化变得更为容易, 3D动画开始繁荣。
CG技术(Computer Graphics),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CG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三维动画制作技术也由此兴起,并革新了传统动画的创作及制作方式,制作工序被大大简化,制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2009年,迪士尼和梦工厂宣布,之后出产的所有动画将全部采用数字立体格式。
相对于国外3D动画产业的欣欣向荣,国产3D动画却一直难见上乘之作。
“中国的3D动画的确起步晚了,这是事实。对于落后的原因,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思维来看待。”张之益说。
他认为,做好3D动画产业需要三方面因素:核心技术、专业人员和工程体系。“中国做3D也有近30年的历史,核心技术上几乎不存在什么壁垒,国外的关键技术国内基本都能攻关。中国从事动画产业的人才上百万,并不缺专业人员。故事编得不好,表演得不好,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工程体系的问题。”
如果说核心技术是一个研发的过程,那么工程体系则是将研发技术实际应用到工业生产中的过程。
3D动画产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业体系,整个生产流程涉及方方面面,工程体系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3D动画的特点之一是变化性大,做一个画面容易,做那么多画面就需要工程管理,而绝不是弄个造型、编个故事,表演出来就可以了。梦工厂出产的3D动画是很优秀,但那是三四百人进行配合的成果。”张之益介绍说。
除了工程体系,张之益认为,国产3D动画做得不好还与经验的积累有关。“梦工厂积累了18年,皮克斯积累了9年,他们也不是一上来就能做,而是积累了一套生产技术。所以,我们需要时间和过程,不能把过程压缩掉,只看结果。”
中国的优势在于人才和体制
“起步晚,积累的经验不够,这是客观情况,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会永远落后。中国的优势在于人才和体制。”谈及未来中国3D动画产业的发展,张之益认为首先要在国家层面上重视3D动画行业,理解该行业的基础和核心在于工程体系,加大扶持力度。
而国家显然已经意识到了科技支撑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不久前十七届六中全会落幕,最终通过的相关文件强调要推动文化科技创新。
“3D技术的兴起给传统的动画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用最先进的手段来传播文化、创造文化,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服务体系以及研究观念、教育、文化的进步。”张之益表示。
同时,他认为,中科院作为国立科研机构,有着雄厚的科研资源,应在创新型产业上多下功夫,重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3D动画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美国的3D动画行业过于市场化,很多小公司也在做,但始终被几个巨头垄断。而中国在这方面具备体制优势,能扶持、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张之益说。
除了体制上的优势,张之益认为,要想发展3D动画产业,应把中国的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目前,我国有1000多所大学设有动画专业,但专业人才依然紧缺。除了在专业性培养上存在欠缺外,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让学生锻炼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人才有些被浪费,没有真正进入工业体系。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去锻炼,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张之益认为。
今年的8月29日,在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上,由中科院自动化所科学艺术研究中心主创的3D动画片《兔子镇的火狐狸》获得优秀动画片奖,并作为中国CG电影的代表作亮相“巴黎中国电影节”。张之益告诉记者,今年寒假期间,《兔子镇的火狐狸》普通版和3D版都将会亮相各影院。
当问及该片是否会推出4D版本时,张之益表示,4D其实就是在3D影片的基础上增加环境特效模拟仿真,“任何3D动画都可转换成4D来放,而且目前4D动画片还太小众,市场很不成熟,我们不会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