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创动画品牌的全球化一直是个待解命题,即将面世的《巴菲特神秘俱乐部》有可能给出满意的答复。“我们拥有这个系列的独立版权。而它的题材一开始就面向了全球市场。”幸星数字娱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王利锋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不满足于只停留在外包服务供应商的幸星,正在为国际市场开发原创内容,以寻求突破。”11月初,《纽约时报》以“中国动画业走向国际市场”为题报道了正在制作的《巴菲特神秘俱乐部》——从外包到国际化原创者的转型,这折射出中国动画业集体前行的身影。
与“巴菲特”共餐
今年5月,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全球股东大会上,“股神”沃伦·巴菲特特别为股东们播放了一个短片。片中,顶着一头卷曲的灰白头发的“老爷爷”巴菲特以动画形象出场,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为三个不同肤色、不同性格的孩子传授基础的金融知识。
这部短片名为《巴菲特神秘俱乐部》,是一个以金融、商业教育为主题的动画系列。整个系列分26集,每集不过4分钟。每一集的剧本,巴菲特都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甚至还特别为自己的动画形象担任配音。该片的英文版已经在美国在线少儿频道播出,反响良好。
这是巴菲特第一次将自己的形象制作成动画。来自中国的一家动漫制作公司——幸星数字娱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不仅独立制作了这部动画系列,更获得了巴菲特的全球独家授权。“目前,中文版还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正在跟央视谈播放合作。关于这个系列,我们打算每年做26集,大概会做到100多集。而基于这个版权的一系列衍生产品,比如在手机、互联网上的播映权,包括网络游戏和同名电影的开发也正在策划部署中。”王利锋告诉本报。
与巴菲特合作有些偶然。“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做动画,有一次他告诉我巴菲特想做动画。老人家想把对钱的观念,比如人该如何对待钱,该怎么花钱,该怎么用钱的观点传递给青少年。”在朋友的引荐下,王利锋与巴菲特共进了“免费”的早餐,并抢先将版权买了下来。作为回报,他将该片的海外版权卖给了朋友。
做原创动画作品,更多是一种大势所趋。与许多同行一样,成立于2004年的幸星一开始也是靠着“来料加工”的生意起家,做些抠像、片头、擦钢丝等简单的技术活,为西方片商廉价代工。他们的后期特效作品就包括了好莱坞电影《暮光之城》、《天使与魔鬼》、《神奇四侠》、《功夫之王》等,这也反映公司的制作技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我们当然不可能达到制作《阿凡达》那样的特效级别。但单从制作动画电视来说,技术是没有问题了。”王利锋笑言。
“创业时没钱,只能从外包做起”,这是幸星最初的状态。但王利锋意识到,专业外包会陷入价格战的风险,而原创作品才是中国动画业的生命力所在。2009年,幸星开始涉足原创业务,《巴菲特神秘俱乐部》正是公司的破冰之作。“这个题材当然是好的。一是巴菲特这个人物具有国际性。再者,我们希望做一些有教育附加值的动画片,这是国内市场所匮乏的。”
不同于国内其他动画制作公司的定位,幸星的原创作品一开始就面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除了《巴菲特神秘俱乐部》,公司还完成了两部原创作品。一部是以世界超模吉赛尔·邦辰为人物形象原型的《超模特工队》。另一部是与美国野生动物联合会合作的自然探险题材——《野生动物宝宝》动画系列片,适合3至7岁儿童观看,前不久已在美国的一些公共电视台开始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