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种高度需要创意的文化产品,需要有编故事的创意脑袋瓜子。
嘿嘿,俺们中国人没有创意是众所公认的,教育制度决定了国人在创意方面的先天不足。
即使是这样,内容的创意还必须经过一道又一道严格的审查和监督,而哪些主刀内容监管人员实际上是一群毫无创意的大爷大娘。
呵呵,不要说卡梅隆那《880》电影脚本是够可能通过审查和监管,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即使在如此严格的内容监管控制下,而我们今天的文化里居然还是让黄色、下流、低俗占据了上风,呜呼!这如果不是我们民族的脑袋瓜子有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审查监管体系本身是一部失灵的报废机器!
更悲哀的是,中国人的所谓创意几乎成了“东歪脑筋”和“打擦边球”的同义词,不然我们的市场里怎么会有层出不穷的创意奶粉、创意皮蛋、创意多宝鱼、创意茅台酒等不入流的玩意?!
2009年中国电影界里最大的“擦边球”是《建国大业》。一些有机会在《建国大业》里串过场抛头露面了两秒钟的电影学院教授们近来纷纷撰文断言中国电影的春天已经降临。嘿嘿,本同学坚决抵制老师们的信口开河,并且做好了第二次被开除的充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