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不少国外导演制片人都将目光对准了中国市场。以中国题材为主题的电影作品一部接一部,煞有一发不可收之势。
而《熊猫总动员》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势下诞生的3D动画电影,他一无处不在的中国情结向国人展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庞大与巨大潜力。
《熊猫总动员》故事介绍
故事发生在中国某处崇山峻岭中,那里是熊猫生活的地方。
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致使熊猫的栖身地及食物竹林越来越匮乏,可是熊猫们不愿意迁居。
小熊猫“潘迪”一出生便肩负了振兴熊猫种族繁衍的重任。潘迪并不知道自己肩负使命,凭着熊猫长老给予他的坚强、勇敢以及他的好奇心让他四处游历磨练。
经历了千难万险,他也看到了外部世界的广阔、美丽及丰富的食物资源……
3D熊猫里的中国情节
怀揣东方文明做个“中国熊猫”
梦工厂的功夫熊猫表情、神态,特别是琢磨坏事儿的时候,根本就和杰克·布莱克(功夫熊猫的配音演员)一模一样!我们不是一只好莱坞的熊猫。———导演格里格·瓦林
2006年,《熊猫总动员》的项目正式启动,2008年,来自中国的制片人陈晓翔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
到《熊猫总动员》,其时勋曼博士正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为影片的资金缺口四处寻觅新的合作伙伴。陈晓翔说,“当时《喜羊羊与灰太狼》还没有电影版,《功夫熊猫》也还没有在全球公映。我觉得参与《熊猫总动员》是个机会,中国观众肯定会喜欢熊猫题材的作品。另外,参与影片的灵魂人物都有深厚的迪士尼背景,我相信这部作品的水准。”
陈晓翔与勋曼签约之后,他曾把《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场版给勋曼看,“我告诉他这部作品在中国取得过亿的票房。勋曼非常认真地看完了全片,沉默了半天说了一句话:陈,我必须认真了解一下中国的电影市场了。”勋曼显然被中国市场的潜力镇住了。
山水背景、角色名都有中国风
和勋曼博士一样,导演格里格是个有浓厚中国情结的人,“我是咏春弟子,”格里格说,“我的师公是‘讲手王’黄淳梁、叶问的大弟子,但我的偶像是李小龙。”热爱中国文化的格里格不会放过为这部作品增添中国元素的努力。他揶揄了一下迪士尼的老对手———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我看他们也在说,‘我们不是一只好莱坞的熊猫,但你看那只熊猫的表情、神态,特别是琢磨坏事儿的时候,根本就和杰克·布莱克(功夫熊猫的配音演员)一模一样!”
格里格说,《熊猫总动员》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中国文化因素,而不是一个纯欧洲版的故事,必须考虑到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比如片中的山,就是受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山的形象的启发。那些细细长长的水墨画中的山,还有水,开始我们觉得可以画得再西式一点,只保留对水的那种传统的画风。但后来我们觉得为什么不把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的风格用进来呢?这样会让它看上去更具中国风。在角色名字上,也运用到了很多道教的中国元素,比如‘阴’和‘阳’,另外还有个角色叫‘孔夫子’。这是先人给我们留下来的,很神秘的一部分。”
阐述武学境界“以不打胜打”
虽然在《熊猫总动员》中,导演组没有设计太多的动作,但是格里格不会放弃借机向偶像李小龙致敬的机会,“影片中有一个情节,当潘迪来到城门下,他们看到了城里的龙。于是他们大叫,那是什么?有人在旁边说,那是龙。小心哪,他们可能会咬你。真的吗?哦不,他们已经死了。当有人对潘迪说‘小心’(w atchout)的时候,那种音调借用了李小龙的招牌音调,呵呵。”除此之外,格里格还把李小龙的武学思想植入潘迪的思想中,即武学的最高境界是“以不打胜打(Fightw ithout fight),”有一个情节,潘迪面对大猩猩的挑衅,潘迪说,我们太弱小了,而你们那么强大……大猩猩说,就是这样啊。于是小熊猫开动脑筋想该怎么打败他们。他想我必须聪明点,所以他要想一个法子不战而胜。于是他让他们自相残杀,而他坐收渔人之利。最后他成功了!这是我运用到的功夫的理论。
策划编辑:新锐三维动画设计制作公司
|